一、协议概述
协议名:ai_general_temp_humid
用途:用于采集和变换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。支持多种类型的温湿度传感器,包括电压型、电流型和IIC接口的温湿度传感器。
接口类型:通用AI接口、板载温湿度接口(IIC接口)。
二、接线
(一)通用AI温湿度
1.0~4V/0~5V/0~10V型温湿度传感器
接线方式:
采集侧: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侧接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。
输出侧:温湿度传感器输出侧三个接口分别接FSU AI区域的
12V+:电源正极
12V-:电源负极
信号AI:信号输出

2.0-20mA/4~20mA温湿度传感器
接线方式:
采集侧:温湿度传感器采集侧接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。
输出侧:温湿度传感器输出侧三个接口分别接FSU AI区域的
12V+:电源正极
12V-:电源负极
信号AI:信号输出
3.注意事项
FSU AI默认口输入信号为电压型信号,如使用电流型信号需跳线。
(二)板载温湿度(IIC接口)
接线方式:
IIC接口:直接连接到FSU的IIC专用通道。
三、逻辑参数说明
(一)AI型温湿度传感器(模拟型)
端口选择:
温度为AI1,湿度为AI2,选择端口1。
温度为AI5,湿度为AI6,选择端口5。
参数配置:
version:协议版本号,固定为3。{“version”:3,”a”:0.5}
(二)板载温湿度(IIC接口)
端口选择:端口13。
参数配置:
version:协议版本号,固定为1。{“version”:1}
注意:version:1 先温度,后湿度,且AI通道是实际的值,比如24.5℃;version:2 先湿度,后温度,且AI通道是实际的值,比如24.5℃;version:3 先温度,后湿度,且AI通道是0-5V的电压值,需要换算。
四、注意事项
(一)电压范围
当接入温湿度传感器在0~10V之间时,推荐使用通用AI接口。
(二)电流模式
当使用4-20mA电流型温湿度传感器时,需确保FSU的AI口跳线设置为电流输入模式。
(三)IIC接口
IIC温湿度传感器需连接到专用通道(端口13),并配置正确的协议版本号。
(四)接线方向
接线时务必确保正负极方向正确,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数据异常。
五、总结
通过合理配置ai_general_temp_humid协议中的参数,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变换。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端口和参数配置,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。